今天要介紹這款超優質好物
勁爆價只要: 599 元
請點繼續閱讀
投資運彩做公益 : http://goo.gl/aLW8BT
旺報【本報訊】 大型機器手臂可強大到組裝汽車、修建高速公路,也可以動作細到拉小提琴、思考下棋,但想看真正的「變形金剛」大集合,就要到中國大陸,這裡是全球注目、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市場。 去年底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,可以看到機器人「四大家族」幾乎全員到齊,包括瑞士ABB集團、日本發那科公司、日本安川電機、和德國庫卡機器人,這些外商壟斷了大陸高檔機器人市場,卻沒人敢缺席這塊大餅的「烘培期」。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的資料顯示,2013年,大陸市場銷售的工業機器人近37000台,約占全球銷量的1/5;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也預測,到2016年,中國機器人保有量有望超過13萬台,成為全球最大機器人需求市場。 軟體決定機器人性化程度 最開始炒起大陸機器人大軍議題的,可說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,在2011年被不斷的大陸員工跳樓事件搞得惡名昭彰時,決定要在大陸產線引入100萬台產業機器人,來取代重複性高的珊磥u作,「機器人工業將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佔據重要地位」。 其實,大陸現在流行的,是德國提出的「工業4.0」,已是第四波革命了,產官學總動員來探討如何融合傳感器、物聯網、雲端計算與大數據配合的節能智慧工廠,機器人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,但卻是當前跑得最快的產業,台灣物美價廉、產業鏈完整的工具機業,是最有本錢轉型的製造者。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王正青日前表示,德國提出工業4.0後,現在已有公司可作到工具機的所有橫向溝通,日本、韓國都開始研發APP的遠端操控,已有革命性的變化,重點還是人機介面好不好用,所以台灣應該要重視軟體。 事實上,郭台銘最初看上的是工業自動化,但與日本軟銀合作出服務型機器人後,也讓大家發現,機器人不光是冷冰冰的工廠大型機具,而是能跨足商業、醫療、教育、老年護理等多個領域。 也因隨著物聯網開啟的網路串連、雲端科技後,過去僅出現在工廠的重型電器,可能輕薄化,成了家家戶戶都可以買好幾台的家電,全球銷售量將不是以萬計,可能是上億台的市場規模。
留言列表